当前位置: 首页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 >>正文

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活动

时间   2022-10-18

10月18日上午,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王桂带领中心组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并交流学习心得。

党委书记王桂: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擘画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的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站位高远,充满政治智慧,令人欢欣鼓舞,倍感振奋。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青年强,则国家强”……等,这些对高校工作者们来说,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力求在未来五年,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以更加有力的步伐落实好学院发展目标,争取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目前,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与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相结合,领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志们要真正扛起人民教师责任,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学生。

院长蔡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未来工作的信心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也更加明确。要不断提升全院师生的思想觉悟,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教育广大青年不断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以奋斗者之蓬勃姿态迎接美好的未来。同时更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育法治英才;持续推进学科建设,注重成果转化,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把法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展示法学院的良好形象,为推进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懈奋斗!

党委副书记吴瑷瑷: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彰显教育是强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认真学习报告内容,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副院长赵树宏: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阐述的3件大事、16个方面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每一件大事、每一个方面都彪炳史册、影响深远。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民之大幸。”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双重使命。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有理想、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勇于担当的社会生力军。

副院长岳红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在“十大坚持”中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列为一个坚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的高度重视。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副院长刘夏: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心情十分激动,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报告中多次提到“法治”一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一名法律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但自己要充分加强理论研究,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研究我国法治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还要认真履行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责任,认真教书育人,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引导他们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党委委员王利: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蓝地绿水清,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美丽中国的建设不是求表面光鲜,而要致力于固本培元,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让人们在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幸福地生活。我们要坚持顺应自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