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国高校法学学科优秀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解河南大学法学院学术科研环境和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学院拟于2025年7月16日至7月18日举办优秀研究生生源夏令营活动。
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录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研究方向 |
0301法学 |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
035101法律(非法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035102法律(法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0354知识产权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欢迎符合报名条件的全国优秀学子踊跃报名!
一、河南大学法学学科简介
(一)学科渊源
河南大学法学院源于1907年的河南法政学堂,开中原法学教育之先河。先后经历了河南法政专门学校(1912)、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法学院(1929)、省立河南大学法律系(1930)、国立河南大学法学院(1942)等阶段,1985年恢复重建河南大学法律系,1996年成立河南大学法学院,2018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河南大学共建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2023年依托法学院建设纪检监察学院,形成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双轮驱动”办学模式。百余年来,河南大学法学学科始终秉承“法天立极、会通中西”的院训,通过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百折不挠、与时俱进的求索与攀登,始终奋进在国家法治建设实践和中原法学教育的前沿,并涌现出罗梦册、杜元载、杨鸿烈、姚雪垠等杰出师生代表。其中,吴祖谋先生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其主编的《法学概论》为我国法学教育启蒙教材。
(二)学位点建设
1986年起招收本科生,1996年获批诉讼法学硕士授权点,2003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法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014年自主设置司法文明史二级博士点,2024年获批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并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学科招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纪检监察研究方向博士生。
(三)师资梯队
学院现由我国著名法学家郝铁川教授担任名誉院长,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5人,占比93%,其中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中青年法学家3人,校特聘教授、黄河学者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4人,教授13人、副教授31人,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教师近30人,并从司法实务部门遴选了60余名法律专家担任研究生职业导师。
(四)学科平台
2012年获批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9年法学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河南省司法厅共建法治政府研究院、与河南金盾信安公司共建数字法治实验室,顺利入选学校提升学科建设梯队。教育部近两轮学科评估,连续获评B-等级,均位居河南省第二位;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建设评估,连续两届获评优秀等级,并顺利入选新一批重点学科建设名单。
(五)科学研究
近五年获批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与知名律所合作,共建“康达·法学名家大讲堂”“文丰·法学前沿大讲堂”“辽源·明德法政大讲堂”“华泰·法律实务大讲堂”“博颂·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平台,年均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50余场;持续主办“中俄比较法论坛”“中原刑事司法论坛”“中原破产法论坛”“中原公司法论坛”等品牌会议,旨在汇聚来自法学各领域的杰出学者,打造高品质、高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及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
(六)社会服务
获批河南省人大、河南省政府立法联系点,与安阳市人大、哈密市人大共建立法咨询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研究基地等三科研机构入选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备案名单,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研究基地、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入选CTTI来源智库。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级立法草案2项、省部级立法草案5项、市级立法草案4项,1人获副国级国家领导人批示,1人获“河南省立法工作先进个人”;法律援助工作站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负责人当选“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师资梯队中半数以上教师兼任各级党委政府法律顾问、立法咨询专家等社会职务,全面融入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显著。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7月16日-2025年7月18日,为期3天。
地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河南省开封市
三、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原则上为(入学年份为2022年)于2026年拟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本科院校为双一流高校或省特色骨干高校。
4.对法学学科或其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抱有浓厚兴趣,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具备专业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
5.在校学习良好(学业成绩全年级排名50%以内);
6.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425分,或具有相当水平的其他外语考试成绩。
四、活动内容
夏令营活动内容由法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包括:
1.学校、学院、专业介绍;
2.校园、校史馆、院史馆等参观游览;
3.学术报告、师生座谈;
4.各专业特色活动。
五、报名与录取
(一)提交材料
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生请准备相应材料,并将各材料按下列顺序合并转换为一个PDF文件,以“2026夏令营+学校+姓名”为文件名和邮件主题,于7月10日前发至邮箱:fxyykb@henu.edu.cn,并加入QQ咨询群。报名所需材料如下:
1. 河南大学法学院202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扫描盖章版)(见附件);
2. 本科阶段教务部门出具的加盖公章的成绩单、总评成绩排名证明文件各1份(由学院或教务部门打印盖章);
3. 英语等级证书;
4. 身份证、学生证扫描件;
5. 其它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各类获奖证书等可反映自身学术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材料)。
(二)录取与公示
1.资格审核与录取由河南大学法学院负责。最终录取名单将于报名结束后5日内在学院公布,并与具体日程安排一并发至QQ咨询群。
2.营员于7月16日报到,报到时须持报名材料纸质版接受现场审核。
3.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的营员,请及时告知。
(三)夏令营营员待遇
1.法学院为营员提供免费住宿,餐费、交通费等个人自理。
2.本期营员被录取为河南大学法学院推免生者可获得如下待遇:
(1)注册报到后第一学年可以享受河南大学一等奖学金;
(2)在河南大学攻读硕士期间提供一万元科研经费;
(3)学院助研助教岗位优先考虑。
六、特别提醒
1.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凡在报名等各环节中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参加暑期夏令营资格。
2.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必须遵守河南大学的相关规定,按照统一的安排参加各项活动,并注意安全。
七、联系方式
报到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法学院一楼研科办
活动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18537857741
电子邮箱:fxyykb@henu.edu.cn
QQ群号:96705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