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新闻

我院邀请实务专家为“淮海杯”模拟法庭竞赛提供指导

日期: 2025-11-09       点击量:0

 

撰稿:张晨 张畅  摄影:张晨 张畅

为切实提升法学院学子实战能力,助力备战第七届“淮海杯·新瑞林阳”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我院邀请两位实务专家为参赛学子进行指导。

11月8日上午,河南省卫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全省检察业务专家、首届全省检察机关调研人才刘丹应邀在我院开展题为“法律文书写作实务技巧”的专题培训,竞赛指导教师许晏铭博士主持培训。

培训过程中,刘丹副检察长以起诉书为核心切入点,立足司法实务经验,向参赛同学系统性拆解起诉书的格式规范与内容要求。从文书结构框架、当事人信息表述规范、案件事实列明逻辑等基础维度展开,细致讲解了起诉书撰写中易出现的格式疏漏与内容瑕疵,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实务经验为参赛队员们提供了标准化的撰写模板与优化思路。同时,刘丹副检察长强调,起诉书作为庭审核心依据,需实现“格式严谨无瑕疵、内容详实有依据、逻辑清晰有层次”,为后续庭审对抗搭建坚实基础,也为参赛队员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文书写作路径。

在起诉书内容评析环节,刘丹副检察长针对量刑建议与罚金适用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指导。他结合刑法分则具体条文与司法解释,向同学们传授了量刑情节的梳理方法与罚金数额的核算规范,强调在模拟法庭中需精准把握案件事实与量刑情节的对应关系,如自首、立功、认罪认罚等情节的认定标准与表述方式,同时明确罚金适用需兼顾法律规定与案件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数额畸高或畸低的不合理建议。

11月8日下午,北京友恒(郑州)律师事务所刑民交叉法律委员会委员王谦益律师应邀在我院开展题为“民刑案件庭审中的控辩技巧”专题培训,竞赛指导教师许晏铭博士主持培训。

王谦益律师以民刑案件中的证据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证据选择与证据采信的关键环节。王谦益律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司法实务经验,系统讲解了在控辩对抗中如何识别、评估和运用存在矛盾或冲突的证据材料。他指出,证据之间的矛盾并不必然否定其证明力,关键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证据链条构建以及对证人可信度的综合判断,厘清事实真相。特别是在面对口供与物证不一致、证人证言相互矛盾等复杂情形时,律师与法官需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与审慎态度,以实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此外,王谦益律师强调,无论是在刑事还是民事诉讼中,证据都是定案的基础。他指出,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证据裁判主义日益成为现代法治的核心理念。无论是举证责任分配、证据合法性审查,还是自由心证制度的适用,都要求法律从业者具备扎实的证据分析能力与严谨的法律思维。

本次培训是学院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深化模拟法庭竞赛指导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引入一线司法专家资源,推动理论教学与实务训练的有机融合,助力法治人才的全面成长。培训的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参赛队伍的实战备战水平,为我院学予以更专业、更扎实的状态参与第七届“淮海杯・新瑞林阳”模拟法庭竞赛筑牢了基础。

 

上一条:我院承办第四届全国纪检监察学术前沿论坛 下一条:我院举行北京华泰(郑州)律师事务所合作签约和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