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焦裕禄精神——法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赴兰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时间   2025-03-21

撰稿:郝艳惠  摄影:芮冰倩、郝艳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焦裕禄精神,3月20日下午,河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组织30余名党员赴兰考县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焦裕禄精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焦裕禄纪念园、焦桐广场、兰考黄河湾风景区,同志们深切缅怀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焦裕禄烈士纪念园中,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志们走进焦裕禄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生动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475个日夜。

“这把藤椅上的窟窿,是焦裕禄同志强忍肝痛工作时用钢笔顶出来的。”讲解员指着展柜中破旧的藤椅,声音哽咽。同志们驻足凝视,仿佛看到了焦裕禄伏案工作的身影——他一手按着剧痛的肝部,一手执笔批改文件,汗水浸透了衣衫。“雪夜访贫”的故事更让在场同志动容:寒冬深夜,焦裕禄顶着风雪推开贫农家的柴门,握着老人冰凉的手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纪念馆门前,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焦裕禄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法学学子,我们更要以他为榜样,将法治精神与为民情怀紧密结合。”

离开纪念馆,同志们来到焦桐广场。这棵挺拔的泡桐树,是1963年焦裕禄同志亲手栽下的。同志们轻抚当年由焦裕禄同志亲手栽种的泡桐树上斑驳的树印,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当年,为治理兰考的风沙,他带领群众大量种植泡桐,如今已蔚然成林。面对“三害”肆虐,焦裕禄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走遍全县120多个村庄,在风沙中跋涉5000余里,最终摸索出“贴膏药”“扎针”等治沙妙招。焦裕禄同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科学战胜困难。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兰考黄河湾风景区。站在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前,同志们极目远眺——滔滔河水奔涌向东,堤岸两侧绿意盎然。谁能想到,6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荒滩?“黄河宁,天下平。”焦裕禄同志曾说:“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带领群众挖河渠、筑堤坝,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改变了兰考面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发扬焦裕禄精神,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在法治建设中勇挑重担。

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要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既是一堂鲜活党课,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焦裕禄精神正是其生动体现。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焦裕禄精神转化为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