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正文

河南大学法学院及专业介绍

时间   2017-07-05

河南大学法学院源于1907年的河南法政学堂。其后经历了河南法政专门学校(1912)、国立开封中山大学法学院(1929)。1985年恢复重建河南大学法律系,1996年由法律系改为河南大学法学院。

恢复建院三十年来,我院秉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守成与创新齐举”的办学理念,遵从大学之道,践行科学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我院由当初仅招收专科学生的法律系发展成为如今具有本、硕、博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法学院,构筑了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法律人才培养高地,为法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众多卓越的法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法学院拥有法学本科学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以及司法文明史二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法律史、诉讼法与司法文明史等学科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全院设法理、法史、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环境资源法九个教研室;现有7个研究所(中心)环境法与民商法研究所、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和诉讼法研究中心、法律史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欧洲法律研究中心河南大学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研究中心中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研究基地其中,环境与民商法研究所、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是校级重点科研机构,与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共建的“中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研究基地”是我国首个该主题的科研机构,对于推动我国传统村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学院获批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62人,教授9人,占教师的14.5%,副教授21人(不包括校聘),占33.9%,博士学位者40余人,占64.5%。不少教师具有在海外访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经历,使我院的学术队伍层次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法学院拥有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首任系主任吴祖谋先生是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在法学界享有崇高威望,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任院长陈景良教授所从事的宋代法律制度研究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是我国法律史学界的重量级学者。现任院长吴泽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青年民事诉讼法学家,先后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河南首位)、洪堡奖学金,并荣获首届“河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排名第一)等荣誉称号。党委书记娄丙录教授是我国较有影响力的经济法学者,在竞争法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郭志祥、郝守才、刘霜、蔡军、袁绍仪、胡巍、张建伟等教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影响。

法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近500人,拥有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省级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个基地的法学院。“河南大学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教学团队”晋升省级教学团队,“河南大学卓越法律人才综合改革试点”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法学概论》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紧扣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流,顺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以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始终以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为学院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法学院学子身上所具备的正义、责任、专注、认真的优秀品质也在学生工作得到了集中体现。河南大学法学院学生代表队在“理律杯”模拟法庭、全国模拟环境法庭等比赛中屡创佳绩,获得了优秀奖、最佳组织奖、优秀辩手等多项荣誉。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杯等实践创新课程也多有我院学生的获奖作品。三十年来,法学院已培养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遍布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及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许多校友已经成为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本科教育方面:1985年招收法律专科,1986年开设法学专业本科教育。1996年后曾设法学与经济法两个本科专业,1999年并为法学专业。在生源上,法学专业文理兼收,并于2011年招收法学专业本硕连读生。在课程设置上,学院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共16核心课程和模拟法庭、刑法实训与实践、法律文书写作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选修课主要包括婚姻家庭法、国际环境法、中国司法制度、刑事侦查学等。在本科教学中,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充分利用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社区法律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锻炼法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现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等二级学科各专业,同时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近300人,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近200人。学院现有研究生导师83人,其中学院专职导师41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兼职导师6人,另外还从司法实务部门遴选了36职业导师。学校和学院日益重视研究生培养,在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并建立健全了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法学院教学科研条件良好,管理机制健全。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种类齐全并且不断更新的中外文法学图书资料,藏有专业类书籍达20000余册,订阅法学研究类、法规类、实践类专业期刊110种,国家级、省级综合性社科期刊和重点大学人文社科学报38种,报纸20余种。同时,由法学院本科、研究生主办的《法政季刊》、《正义之光》期刊以及本科生编辑的《河大法律人》报受到校内外的好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学院的学生还建有“河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信息网”、“正义之光”、“河南大学法律服务中心”等博客、网站作为学术与实践活动的交流平台。

法学院学术氛围浓郁,科研成果突出。2009年以来,我院就有13项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五年,学院师生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法学权威级重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78篇。法律史学和诉讼法学等学科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吴祖谋先生主编的《法学概论》,不仅是建国以后公开发行的第一本法学概论教材,而且高校法学统编教材发行量最大,获得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优秀教材奖及河南省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并先后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至今已发行600万册,在全国法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陈景良教授所进行的宋代司法传统研究已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宋社会变动与法律变化研究》及国家社科项目《宋代司法中的理性与经验》,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创新价值,亦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建院以来,法学院的学术交流形成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互补充,日常交流与集中交流协调有序的新局面每年都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资深学者与法律实务界名流来院授课讲学,如陈光中、江平、江伟、高铭暄、赵秉志、梁慧星、孙宪忠、漆多俊、贺卫方、齐文远、刘仁文等都曾被邀来讲学,或作兼职教授。台湾大学林端教授为我院研究生讲授《法律社会学》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少瑜教授讲授《法律史文献学》、《兵家法的思想研究》等课程,对我院研究生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我院成功举办了“宋代司法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创新论坛”、“中原经济区绿色低碳发展论坛”、“民事诉讼法青年论坛” (第1—4届)、“海峡两岸经济法论坛”、“法律史视野下的唐宋社会变革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些已经成为我院知名的学术品牌活动。目前,我院已先后与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法学院以及国内许多兄弟院校、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实务部门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者互访、合作研究、人才培养等活动。古老的校园内每年都会迎来众多国内外法学界的精英与实务界名流,同时选送优秀师资和学生出国深造。

“法天立极,会通中西”是铭刻在河大法学学子心中的院训。河南大学法学院全体师生始终牢记、学以致用,把扎实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强大支撑,用脚印丈量法治人生的长度,用知识诠释心系百姓的理念。多年来,学院有多位教师被聘为司法机关的顾问或在实务部门挂职,多次为党政机关进行法治讲座,受邀省市电视台进行普法宣传。广大法学学子也同样热心于学院开展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以在校生为主体的河南大学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于1990年,先后接待了群众咨询10000余人次,被《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河南电视台、新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受到团中央和省教育厅的肯定和表扬,并于2010年荣获“河南省优秀社团”称号。在“3.15消费者权益日”、“12.4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及暑期社会实践中,法学院的学生们都会走进社区、商场,来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将法治的精神传遍千家万户。

河南大学法学院始终以社会的繁荣发展,民主法治的进步为己任,秉承“法天立极,会通中西”的院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众多法律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智力文化成果,取得了可喜业绩。今日的辉煌来自多年来积累,来自法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发展征途中,法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将会更加团结、奋斗,取得更多更大的业绩。法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专业:法学  培养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以及涉外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法学理论人才。基本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